氯化鈉墊片式換熱器(即用于含氯化鈉溶液的墊片式板式換熱器)的核心特點可歸納為以下8點,全部基于公開資料整理:1.快速傳熱:板片波紋設計使流體形成強烈湍流,傳熱系數可達傳統管殼式換熱器的2–5倍。2.緊湊、節省空間:在1m3體積內可實現150–250m2的換熱面積,占地僅為管殼式的1/5–1/4。3.高耐腐蝕:板片和墊片針對
氯化鈉墊片式換熱器(即用于含氯化鈉溶液的墊片式板式換熱器)的核心特點可歸納為以下8點,全部基于公開資料整理:
1.快速傳熱:板片波紋設計使流體形成強烈湍流,傳熱系數可達傳統管殼式換熱器的2–5倍。
2.緊湊、節省空間:在1m3體積內可實現150–250m2的換熱面積,占地僅為管殼式的1/5–1/4。
3.高耐腐蝕:板片和墊片針對氯化鈉、次氯酸鈉等含氯介質選用316L、SMO254、鈦或哈氏合金,可避免點蝕和縫隙腐蝕。
4.易拆卸清洗:松開夾緊螺栓即可拆下板片,化學或機械清洗方便;ClipGrip、雙排氣墊片設計減少停機時間。
5.適應工況寬:根據板片/墊片材質不同,可覆蓋?50°C至200°C以上、真空至2.5MPa的運行范圍。
6.模塊化、擴展靈活:通過增減板片數量即可改變換熱面積,便于工藝改造或擴產。
7.密封可靠、防交叉污染:雙重密封墊片結構,保證氯化鈉溶液與另一側流體嚴格隔離,避免泄漏和混合。
8.經濟性突出:高效率降低換熱面積需求;鈦材一次性成本高,但壽命為不銹鋼3–5倍,綜合成本更低。
因此,在處理氯化鈉溶液的加熱、冷卻或余熱回收場合,墊片式板式換熱器以“高效、緊湊、耐腐蝕、維護方便”四大優勢成為首選方案。